top of page
SKYC editor

官民協力成就獨特紅烏龍茶風味

另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紅烏龍茶的由來,是民間與官方研究單位通力合作的產出,歷經10多年的努力開始走進消費市場。我們今天就來了解紅烏龍茶的風味。

延伸閱讀:紅烏龍茶第一鄉


紅烏龍茶的風味輪

我們喝茶會常聽到朋友說這茶好喝,有濃郁茶味,回甘。但回甘是一個很籠統的形容詞,每個人的回甘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是指喝茶後會生津,或喝茶後在口腔的滋味作用下從苦轉甜,甚至有的人會說喝茶完再喝水,覺得水變甜了。喝茶除了回甘之外,還有其他香氣與滋味,因為茶裡這些成分綜效造就了回甘的條件。


進入紅烏龍茶的風味之前,筆者想介紹風味輪,因為茶如同酒或咖啡一樣,是屬於世界的飲品,對想深入了解茶風味者可以從風味輪中做一個比較全面的客觀理解。風味輪是1980-1990年代美國在品飲酒及咖啡的鑑定過程中發展出來的辨識體系,是一種對於滋味、口感與香氣的品評及引導,也成為了進入行業的一種訓練工具。因為風味非常個人感官性,對於未經培訓的人要知道並清楚說出有關風味的感覺,轉成文字的表達並不容易。一個風味輪的產生必須靠許多的專業人士不斷地測試與討論,找出系統性辨別飲品風味特徵,並透過簡單明瞭的文字與視覺色彩表述。(對風味輪的發明有興趣者可以看看下面兩篇關於酒香風味輪的文章與報導。)


延伸閱讀:


台灣茶於2020年由茶業改良場正式對外公佈了台茶的六種風味輪,分別是以下6類,

1.台灣綠茶:如碧螺春

2.清香型條型包種:如包種茶

3.香型球型包種:如高山茶、金萱茶

4.焙香型球型烏龍:如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紅烏龍茶

5.東方美人茶:如東方美人茶

6.台灣紅茶:如紅玉紅茶


以下的風味輪是焙香型球型烏龍茶的風味輪特徵,紅烏龍是其中一支。如下圖


影像取自茶業改良場


台灣的風味輪怎麼看? 以上面焙香型球型烏龍的圖面來說,12點鐘方向到2-3點鐘方向,是此類茶品的主要香氣特徵,堅果穀物、焙烤、煙焦、青果、熟果、乾果等會是主要香氣調性,不過因應各家製作工藝的差異,也會再往4點鐘甚至6點鐘方向移動。而風味輪要從內往外來看較易明繚,最內圈是滋味與香氣,第二圈的滋味則分成口感跟口味,第二圈香氣分6類-青香、花香、甜香、果香、焙香、其他香等。第三圈及第四圈又再細分。原則上核心圈的滋味與香氣,也就是對應到我們感官中的味覺(口味),觸覺(口感)、及嗅覺(香氣)。在香氣的描述上也對應出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的各種香氣與滋味。


紅烏龍茶與烏龍茶的不同

紅烏龍茶是奠基在烏龍茶製作基礎上做變化,與西部的烏龍茶製作有一個很大不同,西部做烏龍茶是先殺菁再熟捻,也就是經過萎凋、浪菁、靜置發酵,之後透過殺菁停止茶葉發酵,之後再做揉捻與做形。但是紅烏龍是先揉捻,補足發酵之後再殺菁,因此有融合紅茶的揉捻與發酵過程,發酵度比東方美人高,焙火度也相對高,所以在香氣上表現主要以焙香、果香,甜香為主。茶湯色橙黃到橙紅(接近紅茶色),醇厚甘甜為特色,滋味上的蜜味則看運氣,可遇不可求。簡單的說,紅烏龍茶具有紅茶的香氣優點,烏龍茶的喉韻特色。



紅烏龍茶在味覺上是很令人討喜的滋味,也受到不少女性喜愛。就筆者目前喝過的紅烏龍茶來看,約可分有三種類型,

一是偏向烏龍茶的滋味較多,會帶有花香、果香、木質調香氣等,湯色紅中帶黃;

二是偏向紅茶滋味較多,帶有柑橘、熟果香氣,湯色偏赭紅色較多;

三是因茶師製茶的特性有自成風格的風味,如有咖啡感或焙甜香的紅烏龍茶。

此外,筆者認為紅烏龍是很適合冷泡的茶品,因為發酵度高加上有焙火,相較輕發酵的高山茶在冷湯表現上,滋味品質較佳。


風味品質要堅持

然而對於紅烏龍茶的發展,亦有資深前輩語重心長的表達,很樂見紅烏龍這幾年受到喜愛與關注,然而台東茶區與目前台灣其他產區的問題一樣,在製茶時的採摘過嫩,有綠茶化的傾向,茶業要能形成規模經濟,需要經濟耕作,所以茶園管理與製茶季節的採摘相當重要,若採摘品質不對,後面做出來的品質就堪慮,茶乾外型漂亮,但其實內容物質做不到位,容易苦澀,光憑行銷是無法救回茶品質這件事。


筆者曾經參與幾次製茶,在經驗豐富的前輩帶領下製作烏龍茶,一路從觀茶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與靜置、大小浪菁、靜置發酵、殺菁、初捻、烘乾等階段,數次在浪菁階段感受到滿室花香的神奇與連連驚嘆,至今印象深刻。也從無數次的品飲經驗中驗證不同的烏龍茶品若做足發酵的工藝,可以讓茶葉散發出高沸點的各式花果香,茶湯品質也相對飽滿。


筆者亦相當認同前述前輩觀點,茶葉品質的穩定是台茶輸出的最強後盾,而品質的穩定有賴原料及技術的穩定,市場上有不少號稱精品茶的商品要走出島外,輸出國際的同時,也應該問問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4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